中职学校教师劳动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领衔人:于秀琴 韩守金

课题成员远赴德国参加技能培训(图文)

发布时间:2023-12-30 15:17:33    发布人:于秀琴    点击数:77

   
                                  培训心得
一、培训的收获
1.理念方面
(1) 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确了德国双元制、胡格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对于身为专业教师的我来说,将指引我更好的借鉴和应用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
(2)  教学方法
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明确情境教学法、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行动导向法真正的含义和要求,以及了解不同教学法之间的区别,纠正自己以前做课程建设时出现的乱用和混用教学方法现象。
2.课程建设方面
(1)  项目课程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培训,我知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是比较好的。若采用项目式教学就需要确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分层设计项目,区分伪项目、项目内容按递进式设计、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都课堂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
(2)  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本次培训,我知道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国外的,所以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的我来说,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积极参考国外好的教学方法,结合我国中职学情的实际,合理的选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更生动。
3.新技术学习方面
(1) 3D打印技术的学习
通过学习3D打印技术,我认识到,3D打印技术只是服务于各类课程的一种工具,将引领相关专业的改革。对于数控类专业来说,融入3D打印技术创新课程,有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 机器人技术见习学习
通过学习让我了解了一些常见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动作过程,明确我所在的专业将来与机器人的联系。指引我对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进行更深的思考。
4.其他方面的收获
(1) 课堂管理
通过参观莱尼培训中心给我的启发,该企业和它的培训中心都采用德国的管理模式,非常的严谨,使我认识到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也要给学生立规矩,讲原则,并且通过规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液压气动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参观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使我认识到曾经的一门并未被重视的课程,在如今是何等的重要,自动化生产设备离不开液压与气动课程、先进制造的设备离不开它、所以这也是指引我,在以后构建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中,液压与气动课程或许将归为核心课程。
(3) 科研论文撰写
听取了浙江工业大学陈衍教授的讲课,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个有心人,抓住一个点去研究,都将可以形成论文素材。
    (4)项目评价能力
 在7月22号下午,听了武进中等专业学校王源老师项目评价能力关于“胡格”项目与中德合作的全人格教育模式改革项目讲座得到的启发,他以自己和团队一起完成的几个项目为例,向我们展示了项目评价能力的全过程,这给我将来课程改革项目指明了方向。
最后,我在研修期间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和视频,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本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认真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和方法,此次培训的研修平台个性好。除了能够就当天所学展示自己的作业,从中获得其他同仁的点评之外,还可得到专家的点拨,并且可在线研讨,有效有利。
其次,只有终身学习,才可能持续发展。透过参加“省培”,我感受到自己对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了,而且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学习对于一名教研工作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将持之以恒的带入到我们今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和教研工作者,而不是“教书匠”。教师与教研员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因为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应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因此培养和教育好适合当地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工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二、、想与大家共勉的几句话
1.  教育是良心工程,责任心很重要。 
2.  积极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上好每一堂课
3.  教学不能无法、但无定法,要敢于创新
4.  提高自己跨专业、跨学科学习能力。 
5.  主动参与到团队中去。